第5 版中的主要变化包括
1. 理顺了在项目执行和监控阶段所产生的各种项目信息的概念,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。在项目执行阶段产生原始资料,即工作绩效数据(Work performance data)。在项目监控阶段,把工作绩效数据与计划要求做比较,发现偏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,形成工作绩效信息(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)。在项目监控阶段,还要对计划要求、工作绩效数据和工作绩效信息,进行更加综合、深入的分析,编写出各种工作绩效报告(Work performance reports)。这些概念符合知识管理中的DIKW(Data,Information, Knowedge,Wisdom)模型。工作绩效数据就是数据(Data),工作绩效信息就是信息(Information),工作绩效报告中则包括信息(Information)、知识(Knowedge)与智慧(Wisdom)。数据是原始资料,本
身没有用。信息是经过加工整理的数据,是有用的。知识是在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,是隐藏在信息中的某种规律或模式。智慧则是关于未来应该怎样行动的判断。
2. 在项目范围管理、时间管理、成本管理、质量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沟通管理、风险管理、采购管理和干系人管理知识领域中,都有一个“规划某某管理过程”(如规划进度管理过程),改变了第4 版中有些知识领域有、有些又没有的混乱状况。通过这一改变,第5 版强调了先行编制各种分项的管理计划,再根据分项管理计划(程序计划,关于管理工作的安排)编制相关的实体计划(关于技术工作的安排)。
3. 除了项目整合管理知识领域以外,其他9 大知识领域中的监控过程,被统一命名为“控制某某过程”,如控制质量过程。这改变了第4 版中监控过程的名称混乱。
4. 增加了一些实用的工具,例如,(1)许多过程都要使用“会议”这个工具,包括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,监控项目工作,实施整体变更控制,结束项目或阶段,识别干系人,规划范围管理,规划某某管理,控制沟通,控制风险,控制干系人参与。(2)七大质量管理与控制工具,包括亲和图、过程决策程序图、关联图、矩阵图、优先矩阵、树形图、网络图。
5. 修正了第4 版中的含糊不清或不合理的规定。例如,(1)明确阐述了应急储备用来应对已知或未知风险,管理储备用来应对未知或未知风险;(2)把范围管理中的“核实范围过程”(Verify Scope)改成了“确认范围过程”(Vaidate Scope),改正了多年来对Verification 和Vaidation 这两个词的误用。前者是核实可交付成果技术上正确与否,由项目团队内部做;后者则是确认可交付成果是否有用,能否满足客户需求,由客户做。